12月31日,中国 ·上海成功举办“国医名师学术讲座——全国股骨头中西医临床诊疗新进展学术研讨会”,此次会议是医学界群英荟萃的大型会议。会议邀请了国医大师唐祖宣教授、卫生部原副部长孙隆椿、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友谊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陈乐天、沈阳医院史东主任出席并发表演讲,以及多位专家作学术报告。与会专家学者们围绕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诊疗各抒己见、相互交流、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取长补短,探索发展。这次大会对我们临床医学事业的发展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国医大师谈股骨头坏死如何实现保髋治疗
探讨结论:血管堵塞,血运不通是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保髋的重点 会上,国医大师唐祖宣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李俊德、卫生部原副部长孙隆椿、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友谊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陈乐天、北京协和医院骨科副主任杨波、沈阳医院史东主任及其他专家针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难点进行共同研究,探讨得出融通血管、恢复血运是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保髋难点所在。原因在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各种原因(激素,酗酒,外伤)等造成血液粘稠、以及形成大量的脂肪颗粒和血栓等,然后随着血液流淌,这些杂质不断沉积最终堵塞了股骨头的供血血管,而股骨头血供只有三根细小的血管供应,如果血管堵塞,骨细胞得不到营养供给,骨细胞就会慢慢饿死,如果血管没有打通,只会造成血运无法恢复,营养供给不上,持续恶性循环。 【唐祖宣教授谈从医临床心得】 【陈乐天浅谈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杨波谈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疗】 【史东主任在大会上发表演讲】 近年来,股骨头坏死发病率不断增加,然而很多患者对于股骨头坏死的认知还停留在“必须进行关节置换”的阶段,但是关节置换远非那么神奇,在临床治疗中有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年限短、易感染、创伤大、费用高、排斥反应等),因此我们也一直倡导股骨头坏死患者切勿盲目置换,一定要根据自身的病情及病史等多方因素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对症治疗方法,临床实现保髋,避免关节置换! 融通血管、恢复血运: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保髋的重点 专家们指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要达到良好的保髋效果,融通血管、恢复血运是第一步,疏通三根血管,同时建立起侧支血管也是解决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病根难题。那么应该如何打通血管、恢复血运?与会领导、专家指出可采取四步取得保髋: 1.融通血管,恢复血供,建立良性血液循环。 2.清理关节腔内积液、代谢杂质,防止血管二次淤塞; 3.修复骨质,恢复髋关节功能; 4.综合调理,防止病情复发。 而近几年临床数据也表明:只有先融通血管,迅速打通股骨头血运的生命线,从病因出发,恢复血运,才能有效提高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保髋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