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股骨头坏死患者每年新增病例呈上升趋势,患上股骨头坏死可以说不仅仅是个人的伤痛,更影响到整个家庭生活乃至社会层面。如果可能,患者更希望通过安全、有效的保守治疗来实现病情的控制甚至是治疗。沈阳保髋骨科医院史东主任指出:在实际的临床治疗病例中,有些患者由于对病痛的折磨不堪忍受,盲目选择手术治疗,有的行植骨术后半年出现疼痛,忽略了手术治疗的利与弊。下面我们就本着严谨的、科学的研究来加以证实其临床效果,详细了解下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哪一种更合适。 解析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1)避免负重:包括部分负重及不负重,仅应用于塌陷前的股骨头坏死,即FicatI期及Ⅱ期,从文献报道看,单纯采取避免负重的治疗方法效果并不理想,成功率低于15%,而对于病变位于股骨头内侧的A型股骨头坏死可考虑应用这一方法。 (2)药物治疗:起到一定缓解症状的作用,但不能康复,复发率高,因其无创性,仍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3)电刺激治疗等物理疗法:对缓解疼痛、促进骨修复有益,可以辅助治疗。 (4)微创“可视血堵融通术结合血液净化”综合治疗治疗:从股骨头坏死根源出发,融通三大动脉血堵,比起传统手术治疗更具有科学性,是首选治疗方法,但适应症比较严格,晚期和血管壁受损严重者不适合。 微创“可视血堵融通术结合血液净化”综合治疗治疗原理解读↑↑↑ (1)中心减压:理论依据是骨坏死骨内压增高理论,通过中心减压可降低骨内压,增加股骨头内血流,可刺激减压隧道内的血管生长,促进坏死骨的爬行替代。其疗效与股骨头坏死分期有很大的关系,而与股骨头坏死的病因关系不大。 (2)截骨术:截骨术的目的是改变股骨头主要负重区,以正常骨代替坏死骨成为主要负重区。这一方法包括经转子旋转截骨、转子间内翻截骨及转子间外翻截骨等,也可结合植骨术治疗,截骨术最大的缺点是病人若需再次行髋关节置换术时,增加了手术的难度。 (3)植骨术:植骨术包括自体松质骨移植、自体皮质骨移植、异体骨移植、软骨移植。植骨术可用于FicatⅡ期、早期的Ⅲ期病人及中心减压失败的病人。因为并未对骨坏死的病因血运不通治疗,远期疗效尚有争议。 (4)带血供的骨移植:带血供的骨移植方法较多,与普通的骨移植比较可增加股骨头血供,加速骨愈合。其临床效果较理想,但X线改善情况并不理想,远期随访仍有相当一部分病人需行关节置换术。 (5)人工髋关节置换:能够恢复行走,但假体易磨损,有可能多次置换,存在年龄界限、后遗症,适合老年人。 据术后患者功能独立与生活质量状况调查显示,不少股骨头坏死患者随着病情的发展,最后面临的还是不得不人工置换关节。但因手术治疗费用昂贵、创伤大而不易被患者所接受,况且后遗症意想不到,影响生活质量,让股骨头坏死早中期患者对手术倍加恐惧,对存在手术禁忌症的患者和老幼患者还不宜接受手术治疗。所以,股骨头坏死治疗方法很多,患者应根据病情不同选择不同治疗方法;其实,方法本身并没有优劣之分,适合自己的才是好的治疗方法。 突破保髋技术 规避人工置换、植骨等手术治疗风险 对于股骨头坏死的治疗,国内外医学界普遍认为是一个棘手的医学难题,而利用现代数字减影血管检查和微创介入相集而成的“可视血堵融通术结合血液净化”综合治疗面世,以其针对血流受阻的病根突破性进展以及经得起患者考验的良好口碑实效获得媒体的见证,以及国医大会专家、学者的鼎力推荐和认可,解决了传统治疗低效和手术治疗风险大的不足,从而达到科学保髋不置换的目的,无疑给股骨头坏死患者带来了希望,不少股骨头坏死患者因此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 —视频展示:“可视血堵融通术结合血液净化”综合治疗治疗过程— 可视血堵融通技术特点 1)运用动脉插管技术,采取将药物注入供应股骨头的血管。 2)使血管扩张、痉挛解除,并溶通血栓阻塞,可较长时间维持局部药物高浓度。 3)使病变血管变得通畅、血供增多直接增加侧支循环和疏通股骨头营养血管,促进代谢物的清除。 4)使坏死骨质逐渐被吸收,新骨慢慢形成,从而坏死的骨头得以修复,疼痛缓解,症状改善。 —血管融通前后对比— 病友分享:很满意治疗效果 2016年12月5日,患者李先生,主述:三年前出了一场车祸,后来导致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不得不拄拐才能行走。为了防止瘫痪,经常忍着疼痛锻炼行走。但是治疗的关键是选对疗法,李先生试过了中药、理疗等方法,效果根本不理想。来我院寻求保髋治疗。 李先生血管融通前后检查对比 2016年12月7日,史东主任为李先生实施了左侧股骨头供血动脉血管融通术。术后几天,患者自述关节疼痛缓解了,双腿也灵活很多,可以自由行走50米。连连称赞我院“可视血堵融通术结合血液净化”综合治疗治疗达到了他的预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