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其中股骨头疾病也被称之为“不死的癌症”。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全世界股骨头坏死患者3000万人,我国约有500万人。而患有骨病和关节病的人均寿命缩短10年,骨关节病的致残率高达53%。
股骨头坏死又被称之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由于股骨头血供中断引起骨细胞及骨髓成分死亡及随后的修复,从而导致股骨头结构改变,股骨头塌陷,关节功能障碍的疾病,是骨科领域常见的难治性疾病。广大患者深受其困扰,甚至部分患者因延误最佳治疗时间,最后造成严重致残而跛行。 在这次学术会议上,有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刘德云教授、沈阳省肿瘤医院孙平主任、北部战区空军总医院王法主任等多家会诊医院专家,沈阳保髋骨科医院冯鹏程院长等专家共同参与,会上有不少医生分享了关于早/中/晚期股骨头保髋诊疗新技术。 股骨头坏死按轻重程度不同,早期时股骨头结构比较完整,是进行自体细胞再生疗法的最佳时期,不用换股骨头,是“保髋”治疗的有效时机,能使患者疼痛减轻甚至消失,关节活动度明显提高,改善髋关节功能。中期的股骨头坏死患者通过科学正规的治疗也可以达到临床治愈,即:疼痛消失,病情不再发展,关节功能得以保留。 针对晚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国内外学者认为理想的方法应是延髋治疗,而不是直接置换。人工置换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人工置换后的股骨头只有10到15年的使用寿命,但是真正使用下来下沉速度也会更快,所以很多人在术后由于材料问题不得不“二进宫”进行修正。 沈阳保髋骨科医院的冯鹏程院长还专门总结并汇报了股骨头领域新近发表的研究与技术。大家围绕病例与文献证据,针对疾病晚期保髋诊疗技术的选择、保髋时机的把握、可视血堵融通术的经验与细节、以及后期康复期的训练与管理,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到傍晚时分仍意犹未尽。 同时,会上专家分析了东北地区股骨头坏死贫困患者公益救助项目正式启动的重要意义。股骨头坏死作为骨科中常见的难治性疾病,因其病因复杂,治疗周期长、难度大,病情发展不可逆等原因,导致部分患者因盲目治疗,或找不到股骨头坏死名医亲诊,在拖延中错失最佳“保髋”时机。另外,我国目前医疗资源分布非常不均衡,偏远地区医疗水平低。因此, 我院作为东北地区专业的股骨头坏死专科医院,有责任和义务帮助股骨头坏死患者实现保髋,防残,帮助贫困患者得到及时的救治。所以我院决定对特殊贫困人口实施公益救助。最大程度保障患者治疗效果、避免患者因病致残、因病致贫等问题。 结束语 通过此次东北地区股骨头坏死贫困患者公益救助项目正式启动,一方面让患者科学认识疾病诊疗、树立正确的治疗理念,同时也帮助患者减轻治疗负担,真正能够做到看得好病也看得起病,让患者早日走向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