髓心减压治疗是PaulFicat和JacquesArlet研究髋痛但X线片表现正常的年轻患者疼痛原因时的一个偶然发现。1962年他们提出一个被称为骨功能评价的诊断方法,包括:①用套管针刺入股骨近端干骺端测定骨髓压(BMP);②骨内静脉造影;③股骨头髓心活检。活检术中取材应用一种直径8mm或10mm的中空环锯,出人意料的是活检术后大多数患者髋痛减轻,于是产生了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髓心减压术。从1973年在美国介绍髓心减压术到1986年Camp和Clowell报道有关文献的十余年中,髓心减压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术式得到临床应用。
一、适应症
髓心减压术适用于Ficat分期Ⅰ期或Ⅱ期早期,股骨头软骨面未出现塌陷或股骨头损害不严重,由于各种原因不适于进行更大手术者。
二、术前准备
术前应摄双髋正位、侧位X线片,了解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部位及范围,并判断有无新月征。X线片正常但怀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者,应行核素骨扫描、CT或MRI检查,了解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部位及范围。
三、手术过程
1.麻醉和体位:仰卧位,局麻。患者外展30°、内旋10°,对侧髋关节屈曲外展位,使两大腿间能放C形臂X线机。
2.手术步骤:切口以股骨大转子斜坡基底部为中心,平股骨纵轴中线水平,长约4cm,注意术中切口应直达骨质,一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阔筋膜、肌肉、骨膜。采用直径4.0mm钻头与股骨纵轴成130°夹角,从股骨大转子斜坡基底部钻入,经股骨颈直达病灶坏死区,达软骨下3mm止,切勿破坏软骨面。回缩钻头,改变角度,另行钻孔进行减压,一般打入2~3条隧道,将直径2.0mm导管通过隧道插入坏死区,注入金葡液4ml,抽出导管,严密缝合阔筋膜,防止肌疝形成,闭合切口。
3.术后护理:术后卧床3周,可于床上行“空蹬自行车”式锻炼,以防关节僵硬,肌肉萎缩,以健肢为支点每日抬高臀部数次,防止褥疮发生,每月复查X线片,生长良好者3月后可下地行走。
疑难点评
髓心减压术的临床应用及评价
髓心减压术是基于ANFH髓内压增高为病理基础设计的一种手术方式,主要目的是减轻股骨头、股骨颈内高压,改善血液循环,为股骨头内再血管化及再骨化创造条件。目前认为,这一方法主要适用于FicataⅠ、Ⅱ期且病变范围低于30%的病例,对于病变范围较大的Ⅲ、Ⅳ期效果不太理想,若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做更大的手术时,也可应用髓心减压术作为一种姑息性疗法,以减轻疼痛。
沈阳保髋骨科医院在临床上实行“分期分型”科学诊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做到了“早期保髋、中期延髋、晚期科学置换”的治疗效果。
1早期(Ⅰ期Ⅱ期)治疗方案及治疗效果
临床症状
髋关节、膝关节、大腿内侧酸痛为主,急性期关节疼痛可明显加重,病情较重者髋关节活动受限及跛行,早期阶段大部分患者可无症状,临床上常常被漏诊。
治疗方案
查清病根:采用“超导可视血循分析仪”查清病因、再行治疗。
缓解疼痛:清除髋关节腔内的肉芽、硬化骨、纤维等增生组织以及积液和炎性物质。
阻止塌陷:让髋臼与股骨头之间保持一定的缝隙、避免接触,通过“可视血堵融通术结合血液净化”综合治疗改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股骨头内的血液供应,再配合传统中医中药活血化瘀,修复融通后的血管内壁,促进死骨吸收与新骨形成。
避免人工关节置换:通过综合治疗,防止病变的进一步发展,阻止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理过程的演变,绝大多数能避免人工股骨头或全髋关节置换。
科学护理:改掉不良生活习惯阻断引起发病的原因,如:酗酒、激素药物、长期负重等、并积极治疗原发病,预防股骨头塌陷,给新骨再生创造良好环境。
治疗效果
大部分患者通过严格的按疗程治疗,可达到不置换股骨头或髋关节的目的。
2中期或中晚期(Ⅲ期)如何治疗及治疗效果
临床症状
临床上表现为关节活动时疼痛较剧烈,关节活动受限,间歇或持续跛行,患肢有不同程度的缩短。
治疗方案
有效止痛:采用“超导可视血循分析仪”查清血管堵塞位置以及坏死程度,应用髓内减压术可有效清除髋关节腔内的肉芽、硬化骨、纤维等增生组织以及积液和炎性物质,达到消除疼痛的目的。
缓解跛行:减轻股骨头髓腔水肿、增强坏死骨的爬行替代,给予软骨层表面毛细血管床以恢复的空间。
阻断病情继续发展,极少数延髋:根据患者的自身体质和病情综合应用髓内减压术、带血管移植术、中医中药配合“可视血堵融通术结合血液净化”综合治疗进行治疗,达到阻止病情发展,恢复股骨头供血,重建侧支循环,股骨头周围血液微循环恢复正常,坏死囊变区新骨生成,骨密度增加,延缓关节置换时间5-7年,降低置换风险。病情较重者,通过综合治疗后,少数患者的病情能够得到阻止,可以达到延髋目的,为行髋关节置换争取2-5年时间。
科学护理:改掉不良生活习惯阻断引起发病的原因,如:酗酒、激素药物、长期负重等、并积极治疗原发病。严格拄双拐行走3个月以上,预防股骨头继续塌陷,给新骨再生创造良好环境。同时进行适度无负重的髋关节锻炼。
治疗效果
大部分患者通过严格的按疗程治疗,其病情能得到进一步控制,能延缓关节置换时间5-7年。
3晚期(Ⅳ期)如何治疗及治疗效果
临床症状
疼痛固定在腰骶、髋、腹股沟、大腿内侧及膝关节处,持续性疼痛极难缓解。关节活动受限,跛行明显,严重者行走困难,或丧失劳动能力,患肢明显肌肉萎缩,关节肿胀、交锁、弹响。
治疗方案
血堵融通:运用“超导可视血循分析仪”查清血管堵塞位置以及坏死程度,并采用“可视血堵融通术结合血液净化”综合治疗进对症融通恢复股骨头供血供氧,阻断坏死机制。
修复坏死软骨:在可视条件下行髋关节微创清理,清除炎性积液及关节内炎性坏死脱落组织,修复受损的关节软骨面延缓破坏进程。
中药清骨,促进新生:传统中医中药活血化瘀,修复融通后的血管内壁,改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股骨头内的血液供应,促进死骨吸收与新骨形成。
科学训练:改掉不良生活习惯阻断引起发病的原因,如:酗酒、激素药物、长期负重等、并积极治疗原发病,拄双拐行走。
治疗效果
为部分患者延缓关节置换争取时间,对于急需置换关节的患者来说,医生可以根据每个患者的个体差异以及塌陷、坏死的程度,提供性价比较合理的人工关节类型。